一、
坊间常有俚语:茶是草,客是宝,得罪茶商不得了。
这话听来搞笑,细细咀嚼,颇有味道,最早以前说“得罪茶商不得了”的意思,恐怕更多的还是侧重“商人重利”,而今时今日的茶商“卖茶取利”恐怕只是技能之一,新时代的茶商起码要具备三大关于茶的技能:识茶之明、制茶之能、卖茶之技。听上去有几分“流氓不可怕,可怕流氓有文化”的意味。
但这“有文化的茶商”你真的“得罪不了”,因为他们认真起来,就将茶演绎的淋漓尽致,让你挪不开眼睛。
今日,我们从“识茶之明”将起,入手第一篇,好茶的生长环境。
二、
就算你不懂茶,那对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这样的话必然也不会陌生到哪里去。这句话点名了好茶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:海拔、湿度。
换句话说,海拔高低、湿度决定茶叶的好坏。
专业的说法是:高山茶叶之所以较平地优良,主要是因为云雾笼罩、湿度足够且气压低、日照长,使得茶芽柔嫩,芬芳物质增多,因此醇而不苦涩;另外紫外光照射多,对茶叶水色及出芽影响极大。
另外,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,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,纤维素不易形成,这样,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。同时,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,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。所有这些,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都是有利的。
如果你稍微懂一点点茶,对“高山生漆低山麻,阳坡桐子阴坡茶”,换句话说“阴坡茶”要好的多,阴即“山北水南”,山的北面,水的南面。出现这个环境,我脑海中一下就浮现了“磨烈”茶园的样子。陆羽的茶经里也有“阳崖阴林”的说法。
如果接触茶的时间比较久,就算没有读过陆羽的《茶经》,想必对于这句“其地,上者生烂石,中者生砾壤,下者生黄土。”应该也不会太陌生,这里说的是好茶生长的土壤。
专业的说是:土壤的石砾较多,通透性好,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,能使茶树生长健壮,其保健营养物质丰富。
优良茶区土壤首先需排水良好,表土深厚,在成分方面以含腐殖质及矿物质为佳.
我们不是专业的植物专家,但仅从这些代代相传的语句间也能大概窥探出茶树喜欢什么,好茶的生长环境是什么?
茶者,南方之佳木也。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湿润多雨的原始森林中,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,茶树形成了喜温、喜湿、耐荫的生活习性。凡是在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湿度较大,光照适中,土壤肥沃的地方采制的茶叶,品质都比较好。
三、
这些参数自然是重要的,但参数仅供参考,而不能用来实操,实操最重要的是吃透茶山,数载临沧茶深耕,古域在长期的实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“识茶”体系,开玩笑的说,有点类似盗墓环节中的“分金定穴”,共有六条,请大家参考:
茶树来源清晰;
制作高端茶,选择来源清晰的古树茶做原料尤为重要,一方面能保障商家和茶友的利益,另外一方面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;便于我们直观的观察产品的后期转化;
高山云雾出好茶;
高山云雾的环境形成了低温、高湿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,这位古树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;污染一般都从高出往下走,所以高海拔的茶园受到的污染少;
茶园靠近原始森林。
原始森林是天然的隔污墙,此外周围植被较多,植被具有多样性。生物多样性的好处在于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环境,其中植被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,而这样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,这样保证了古茶树生命活力旺盛;
古茶园与村寨距离较远
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空气、土壤里的各种物资和气味,村寨的生活非常有人气,也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,当人畜粪便,生活污水这些排入土壤里,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的,采摘后制成成品后,也成为茶汤的一部分;
有河流流经茶区
古茶园有活水河的好处就在于增加空气湿度,古茶园的茶品质才会优异,且清澈的活水河可以将污染带走,使得茶园更为洁净。
古茶树是自然放养的
自然放养的古茶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,没有人帮森林的树木或路边的野草施肥,它们还是能自己从土地寻找生存下去的养分的能力。